Summary

A.S.拜厄特是英国20世纪文坛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占有》于发表同年获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该小说也获得了国内外文学评论者的青睐,纷纷从女性主义,原型批评,后现代主义等多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人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解读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成长,但很少有学者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解读。
  本篇论文选取了维多利亚时期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拉莫特作为研究对象,并尝试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及三个核心概念“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来探索拉莫特的心理成长。在“想象界”中拉莫特把她的理想自我投射在了父亲,格洛夫小姐和艾什三个镜像人物身上,开始了理想自我的建构。在“象征界”拉莫特踏上了自我建构的征程。维多利亚社会对女性的限制使拉莫特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不被接受。与艾什最终分离象征着拉莫特的幻想最终破灭。最后在“真实界”拉莫特意识到自己在父权社会中的地位,接受了自我追寻和自我建构的失败。
  拜厄特自称是政治女权主义者,她极其关注女性命运及她们的生存状况。通过拉康镜像理论对拉莫特心理发展的分析,不仅可以再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凸显了拉莫特自我建构中的心理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拉莫特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一趟心灵的旅程。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