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流动的民主化,由网民集体发起和参与的翻译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中国的网络翻译社区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这样的发展脉络,即,从网民集体自发的翻译行为到有规律、有组织、有版权保护、甚至有盈利的翻译活动。本文将这种现象纳入"用户生成翻译"(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和"众包翻译"(crowdsourcing translation)的理论框架,通过追溯中国各类互联网翻译社区近十年来的发展,总结出中国众包翻译社区的文化创新意义及未来的市场价值,并指出其可能面对的挑战。本文认为,互联大众翻译社区存在着以下特点:1.翻译过程主要由网络草根用户集体进行;2.在与主流与权威翻译话语体系的对话中,一部分众包翻译社区遭到淘汰,另一部分得以存活并且壮大起来;3.该模式在翻译多模态文本时呈现出比翻译纯文字文本更大的优势,这为中国翻译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
单位香港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