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经历了从经皮球囊冠脉成形术(PTCA)、金属裸支架(BMS)到药物涂层支架(DES)的三个里程碑性的发展阶段。PCI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由PTCA时代的约50%[1]降低到目前DES时代的约5%[2]。但DES支架本身及其聚合物涂层引起的血管局部炎性反应致使支架内血栓形成(ST),这促使人们对DES的再评价和创新[3]。理想的支架系统应与冠脉生理结构和功能相容,其

  • 单位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