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诗吸收了西方哲学和诗学的形而上精神,走上与传统诗学不同的道路。但是,新诗在接受西方哲学精神时也吸收了西方哲学所固有的虚无主义精神,这在为民族诗学增加新的质素时,也导致新诗走入另一个否定性的、消极性的极端,不符合最高诗学理想的追求。新诗应平衡那种否定的、消极的精神,但这种追求在新诗中几乎缺席。可喜的是,我们在新诗中发现一个例外:冯至。他吸收了歌德等人一系列积极的思想观念,诗歌精神呈现积极的建设姿态,表现为蜕变论、泛生命形态、以佛性视角看待痛苦的生命、神圣人格的追求、把握一些把握不住的事体等观念形态和精神倾向。在一片阴霾的形而上诗国里,冯至的诗歌像一片宁静的蓝空,给新诗哲学精神的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