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乙醇致胃黏膜损伤大鼠机体代谢表型的变化及黄连总生物碱发挥保护作用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血清和尿液中选取生物标志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比较选取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探讨黄连总生物碱发挥保护作用的途径。结果:乙醇致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血清和尿液中分别鉴定了与胃黏膜损伤相关的8种和10种生物标志物。结论:胃黏膜损伤大鼠机体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紊乱,同时,肠道菌群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黄连总生物碱能有效地缓解胃黏膜损伤大鼠机体脂质和糖代谢失衡,同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上揭示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 单位
    清华大学化; 广东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