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国内外广域雷电定位系统在反演地闪回击电流时,一般设定回击速度为1×108 m/s至2×108 m/s之间的某一固定值,本文探讨了这种取值方式对回击电流反演准确度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地闪回击电流的方法,分析了地闪回击速度对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回击电流的重要影响。其次,基于Lundholm等人提出的负极性回击电流与回击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υ=c(1+W/IP)-1/2,分析了对于负极性首次回击(W=200 kA),25 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160 kA以上回击电流可能被高估;对于负极性后续回击(W=40 kA),5 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32 kA以上回击电流可能被高估。然后,回顾和总结了四种回击(负极性首次回击、负极性后续回击、正极性首次回击和正极性后续回击)的速度观测结果,认为在雷电定位系统中有必要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的回击来进行回击电流的反演。最后,从个例角度比较了我国电网雷电地闪定位系统反演回击电流与人工引雷和输电铁塔实测回击电流;从大样本量角度对比了系统反演回击电流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和IEEE推荐的曲线。认为总体上我国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可以较好反演地闪回击电流,对于负地闪后续回击可能存在一定程度高估,这可能与系统设置的回击速度比实际偏小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