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肌酐相对正常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入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术且肌酐相对正常(≤1.5mg/dl,1mg/dl=88.4μmol/L)患者972例,观察此类患者CIN的发生率、临床危险因素及院内死亡率。CIN的诊断标准为:接触对比剂后48~72h内血清肌酐浓度升高>0.5mg/dl(>44.2μ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并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结果 972例患者中,CIN发生率为13.9%。CIN(+)组与CIN(-)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年龄>75岁(χ2=28.91,P=0.005)、女性(χ2=5.500,P=0.019)、低蛋白血症(χ2=11.953,P=0.002)、LVEF<45%(χ2=4.103,P=0.043)、急诊PCI(χ2=39.874,P<0.001)、使用利尿剂(χ2=23.654,P<0.001)、MehranCIN积分(t=-2.419,P=0.01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肌酐相对正常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急诊PCI、使用利尿剂、术后低血压(分别是OR=2.3,95%CI1.4~3.8,P=0.001;OR=2.8,95%CI1.8~4.2,P<0.001;OR=1.8,95%CI1.1~2.8,P=0.016;OR=2.5,95%CI1.1~5.6,P=0.025)。CIN(+)组比CIN(-)组院内死亡率显著增加(5.1%比0.3%,χ2=17.590,P<0.001)。结论术前肌酐相对正常患者行PCI术后仍可能发生CIN,且增加其死亡率;这些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急诊PCI、使用利尿剂、术后低血压;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肾脏保护预防措施。

  • 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