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农村城市化相伴随出现了流动人口学龄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通过对华东某市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大多设置在城区和县城的民办学校,具有收费低、规模大的特点,满足了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需求。该市民办教育15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2006年,一批民办学校分别在乡镇、县城、市区建立起来,同时一些公立学校实现了向民办学校的转制,形成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并存的格局。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到现在。随着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再加上学龄儿童的减少,对于民办学校的办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民办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及其效率优势是其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