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景颇鬼鸡是辣的、酸的,普通人都能尝出来,但对生活在中缅边境的景颇人而言,它不仅是舌头感知到的酸和辣。鬼鸡是性别和年龄分化的标志,也是人神的分界和连接。同一道菜,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做法,带进不同的人、多样的想象和微妙的气氛,人因之快乐、痛苦、迷茫,或分裂。我们把食物吃进肚子,吃进思想。本研究结合认知人类学和神经科学对感觉的研究,以及医学人类学对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合一的研究,借助体知和地方生物学两个概念,探讨为什么同是鬼鸡,景颇人吃进一个世界的想象,非景颇人却吃进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为什么让吃有味的,是想象、期待和信仰。想知道景颇鬼鸡是什么味道,先理解吃鬼鸡的是什么人。

  • 单位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