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荒原"自诞生以来,经由艾略特的经典书写后,不断生发延展,已经成为一个半固定式的或具有稳定内涵的象征隐喻的意象符号。而红柯中篇小说《古尔图荒原》作为"荒原书写"的一种延续与变体,不仅突破了他自身写作的"红柯印象",也展现出一幅"中国式"的荒原图景。表面上看,荒原最终得以成功改造,但形色各异的荒原人在遭受原始暴力的袭击后,被动实现了自我的"精神归位",并被迫恪守着"两种秩序"构成下的食物链法则。由此,人们既要承受改造荒原所必有的身体创伤,也无法规避在此过程中荒原对人的精神反噬所呈现"遗留"现象,从而红柯以"古尔图荒原"为通道,切入到对自然与人性、历史进程与现代文明等多重命题与困境的文化思考。
-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