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和线粒体基因拷贝数(mtDNA-C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测价值,并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角度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AMI患者80例,并选同期行冠脉造影检查且结果显示冠脉大致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空腹全血,以qPCR法检测外周血LTL、TERT mRNA、mtDNA-CN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TL和mtDNA-CN与AMI发生风险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LTL和mtDNA-CN对AMI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外周血LTL、TERT mRNA表达水平和mtDNA-C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组和对照组中,LTL分别与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和mtDNA-CN呈显著正相关,与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在AMI组中,mtDNA-CN与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3),但在对照组中两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LTL和高mtDNA-CN是AMI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TL、mtDNA-CN以及两者联合预测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04、0.767。结论外周血LTL和mtDNA-CN对AMI具有一定的预测诊断价值。AMI患者外周血LTL的缩短可能与TERT mRNA表达的降低有关,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水平的升高可能是mtDNA-CN降低和LTL缩短的重要原因。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