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作者:吴少平; 曾继吾; 黄永红; 彭新湘; 周碧容; 甘廉生; 易干军
来源:果树学报, 2011, (02): 215-220.

摘要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广东境内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采自广东境内的57份果梅种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于果梅AFLP分析的8对MseⅠ和EcoRⅠ引物组合,这些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57份果梅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共扩增出33 1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 624个,多态率为29.06%。UPGMA聚类表明,各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6~0.90,多态性比例介于0.172 0~0.423 9,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果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形态学性状体现的那样丰富,依相似系数0.75水平,可以将57份果梅种质资源分成8组。

  • 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