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使用培门冬酶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按照2009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4.0版),将不良反应分为0~4级。结果:共有58例淋巴瘤患者接受了196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其中54例患者共152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前监测了凝血功能,占总用药例次的77.6%;49例患者共128例次培门冬酶治疗后监测了凝血功能,占总用药例次的65.3%。用药后监测凝血功能的49例患者中,纤维蛋白原(FIB)降低者37例(75.5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者23例(46.94%),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升高者13例(26.53%),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者4例(8.16%),凝血酶原活动度(PT%)升高者1例(2.04%),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0例。结论:培门冬酶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FIB降低及APTT延长。临床使用时应予以重视,监测用药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以预防血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Institution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