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江西省星子县不同位置钉螺孳生地螺情的纵向变化及与近期水位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西省星子县西观湖、马家湾、西庙前3个洲滩2001-2010年的螺情资料以及水位资料,探讨螺情的纵向变化,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钉螺消长与近期水位变化的关系。结果马家湾洲滩和西庙前洲滩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最高分别为89.66%(442/493)(2002年)和66.72%(872/1307)(2007年)、8.33(2001年)和7.39只/框(2006年),最低为13.26%(126/950)(2010年)和4.60%(55/1195)(2005年)、0.42(2010年)和0.22只/框(2002年),2007年以后均出现下降趋势;西观湖洲滩最高为56.77%(197/347)和2.81只/框(2002年),最低为3.52%(30/852)和0.08只/框(2006年),2007年后呈上升趋势。马家湾洲滩于2005和2009年发现阳性螺,阳性螺密度与阳性螺出现率分别为0.003 3和0.002 5只/框、0.09%(3/3306)和0.22%(3/1389);西庙前洲滩于2001、2003、2005、2009年均发现阳性螺,其中2005年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出现率最高,分别为0.005 0只/框和0.88%(6/684);西观湖洲滩于2002和2003年发现阳性螺,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出现率分别为0.002 9和0.002 7只/框、0.10%(1/974)和0.32%(1/312)。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西观湖洲滩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与查螺前1个月(r=0.76,0.82)和查螺前2个月(r=0.71,0.78)平均水位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家湾洲滩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与查螺前近3个月内平均水位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庙前洲滩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与查螺前1个月(r=-0.67,-0.79)和查螺前2个月(r=-0.75,-0.72)平均水位则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江西省星子县不同空间位置的洲滩螺情变化趋势不同,查螺前近3个月内水位对不同区域洲滩螺情变化的影响也不相同,洲滩螺情的控制策略应具有针对性。

  • 单位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