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本体意识是一个民族的至上求索,一个民族独特的本体论意味着该民族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意识的确立,与其民族性格息息相关。与西方文化的本体论具有宗教性和形而上学性不同,中国漫长的文化史没有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宗教,占主导思想的儒家文化以实践性的仁义纲常为归,本体论有消归于日常生活、诉诸当下身心的倾向。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具有这样的共识:本体不是猜想、构造、形而上的虚拟存在,本体始终表现为生存现实,与当下身心一体,体现为某种"天人合一"性。所以,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似乎不应在西方本体论框架内"照着讲",我们有自己独

  • 单位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