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8年春晚,"苏格兰情调"式的小沈阳的高调亮相,宣布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当下语境中的初步成型。当小沈阳的"阴柔之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笑文化"也终于呈现出了以赵本山为代表的"黑土地文化"、郭德纲领衔的"德云社"和周立波独挑大梁的"海派清口"这样一种三足鼎立之势。在当下商品经济的语境下,"笑文化"在其单纯的外表下必然孕育着对历史的无知和健忘、知识获取的无能和思辨能力的退化。在其所标榜的"快乐的承诺"背后隐藏着的是力量强大的商业推手,它们共同将"笑文化"包装成一件时髦的商品,并在与语言的不断调情中更新换代,通过不断的否定当下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虽然他们声称"笑文化"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单纯的快乐,然而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指望大众在欣赏小沈阳表演的同时可以思考一下——哪怕是认识到——当今社会的"都市阉寺性"问题。

  • 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