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以来,"审美经验"概念饱受西方美学界质疑,并深陷各种重估或推翻的尴尬境地。审美经验具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性",它成为近代理解艺术审美经验的重要知识路径。近代艺术审美过程的多感官联动、主体"融入性"、客体"认同性"构成艺术审美的发生机制,进而建构一种对象分离式的静观审美模式,其弊端在于审美经验长期游离于艺术品之外,形成各种关于艺术品失真的知识性解释。而现代艺术审美的在场论转向则专注于艺术品的自然性,即去形式化、日常性和生活性,并最终融入艺术审美的"在场性"。艺术作品"在场性"的过程,就是对象向意义的"构成物"转化的过程,这一构成物的存在就是审美经验之本源的呈现。

  • 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