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目的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手足口病病例968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将其分为肠道病71型(EV71)、萨克奇病毒A组16型(CA16)、非EV71、CA16阳性肠道病毒(N)三类,分离部分EV71毒株并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经在线比对后进行EV型别鉴定。结果分析显示2011年广州市及周边地区HFMD的高发年龄段为年龄小于4岁的儿童,1~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5-7月为发病高峰期;EV71和CA16为HFMD的主要病原;但有24.79%的病例由其他肠道病毒(EV)型别引起。基于全基因序列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显示,所分离的6株EV71毒株与C4亚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性和最高的同源性。结论2011年EV71和CA16为广州市及周边地区流行的主要病原,EV71病毒株分离株属于C4型,且遗传性较稳定,但存在部分其他型别EV引起HFMD。

  • Institution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