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构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径级0.5~1.0、1.0~1.5和≥1.5 cm的苗木进行留顶、截顶(地上部分留30 cm)和切根+截顶(留主根5 cm,地上部分留30 cm)3种处理。造林成活一年后调查每个处理根系生长状况,通过测定主根、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须根(d≤1 mm)的生物量、累计长度和表面积,研究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径级0.5~1.0 cm的苗木,留顶效果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71.3 g、758.1 cm、1371.2 cm2,其次是截顶处理,切根+截顶处理效果最差;径级1.0~1.5 cm切根+截顶处理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111.1 g、988.4 cm、1 676.1 cm2,留顶次之,截顶最差;径级≥1.5 cm的苗木,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166.9 g、2 173.8 cm、4 160.9 cm2。综上所述,构树造林苗木,在地径≥1 cm时需进行截顶(切根)处理;地径1 cm以下,则无需进行截顶或切根处理。
-
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