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起点,"当代文学"至今已满七十周年。鉴于"‘当代文学’的特征、性质,是在它的生成过程中描述和构造的"~①,我们无论以何标准评判当代文学七十年,必定都无法绕开作为"生成"背景的20世纪。在历史学家笔下,20世纪的独特意味可能寓含于霍布斯鲍姆的"短促的20世纪"或阿瑞基的"漫长的20世纪"等命题之中;但就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20世纪首先是语言意识充分觉醒的世纪。所谓的"语言转向",缘于"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流派都走上了通向语言的道路"~②,但借以描述社会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及文学研究的进展均受惠于语

  •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