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是农业重心也是粮食生产重心,粮食自给与外运是经济重心形成之初的必备特征。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中,北方移民在参与所有农业活动的同时,还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这两项技术结束了江南地区火耕水耨的粗放农业,并将土地利用率从50%提升至100%,又从100%提升至20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向江南是对亚热带水乡农业全面开发的过程,其中包括以土地利用与面积扩展为核心的广度开发,以及以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提升为主的深度开发两个层面。经唐宋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前期以广度开发为主,后期以深度开发为主,这决定了经济重心的地域所在与时间进程。
-
单位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