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性质,对于探寻全球经济复苏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危机导源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供求对接矛盾,以收入分配为主导的制度安排对危机生成具有关键性影响。据此,利率变动和国际失衡均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本源性成因,不能将美国次贷危机归因于金融泡沫破裂或中美经济失衡。就实质而言,次贷危机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即消费率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短期内,财富生成机制、居民举债机制、财政转移机制和外部汲取机制构成了美国对内部失衡的多重"修复",但这些机制并未改变生产相对过剩或供求对接困难的制度—技术基础,当某些变量发生逆转时,美国经济的内在失衡就以危机的方式呈现出来。美国经济实现复苏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以收入分配差距缩减为指向的社会变革,进而依据制度转型—技术变革的良性互动来达成市场供求新平衡。上述理解对于中国化解市场出清难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单位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