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内因和外因,外因多为寒、热之邪侵犯于心,使心脉拘急发为本病,内因主要有饮食失节、情志内伤、年老体迈、劳逸失度。临床上该病多从阳衰寒凝、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气阴两虚等方面论治。除寒凝、血瘀、痰湿、气阴两虚外,血虚亦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故不仅要从气虚、阳伤、阳衰、阴虚等方面论治冠心病,还应注意血虚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情况。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景岳全书》都强调了血在人体生理以及病理活动中具有的主导性作用。所以增加对心脏的供给,即从补血、养血的角度来治疗冠心病是其治疗方法之一。在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当中,不论是寒凝、血瘀、气滞亦或者是痰阻...

  • 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