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汉语普通话、英语以及粤语(指香港粤语)的"差不多"副词,找出语言、方言之间的"差不多"副词在语义上的异同,以及它们与否定和梯级语义的相互关系。跨语言看,表达"接近/差不多VP"的意思至少有三种手段:(i)谓语中加入显性否定词;(ii)谓语不带否定词但"差不多"副词在词汇上带有[+NEG]语义特征;或(iii)谓语中加入显性否定词而"差不多"副词在词汇上也同时带有[+NEG]语义特征。普通话只能有形式(i),英语可以有形式(i)或(ii),而粤语则可以有形式(i)或(iii)。也就是说,在自然语言中,令"差不多"义指向梯级的下限,(i)是最基本的手法,是语言之间的共性。至于(ii)或(iii),则显示出语言之间的异性。不论"差不多"副词与否定的关系有何不一样,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不同的否定手段令"差不多"副词在梯级上取相反方向,给出一个负向或下向指向,使"差不多"义修饰由梯级的上限变成下限。这些副词对句子的极值和在梯级上的位置敏感,与英语"even"或普通话的"(连)……都"相像,表现出"差不多"副词与梯级副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点。

  • 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