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胃柿石是大量进食柿子后,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形成的[1],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柿子中含有红鞣质(未成熟柿中含量达25%)及矢布醇、树胶、果酸等。当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后,红鞣质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分子较大但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鞣酸蛋白、树胶、果酸及矢布醇在胃内将柿皮、柿核、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形成胃柿石[2]。患者出现急性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形成溃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笔者对国内近26年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用

  • 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