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马克思以高度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顺应革命形势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批判方式的重大转变,即从"一直向前冲"到"退回书斋"。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是将之前的"投身工人运动为主+退回书斋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调整转变为"退回书斋为主+投身工人运动为辅"的文化批判方式;二是将学术视角由"钻研经济"为主的经济学研究调整转变为钻研"历史资料"为主的人类学研究。而究其具体动因主要有三:一是为《资本论》的后续写作计划"备料打桩";二是为东方社会革命寻找具体道路;三是打造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