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小兴凯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营养状况,2011年5~9月对小兴凯湖1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对小兴凯湖浮游植物的种类、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兴凯湖这5个月共采集浮游植物7门121种及变种中,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ceae)、绿藻门(Chlor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为主,分别约占44%、26%和22%;优势种有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固氮鱼腥藻(Anabaena azotica);丰度变化范围在13.06×104~153.87×104个/L之间,生物量在0.11~1.73mg/L之间;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在2.64~4.64之间,Margalef指数在1.46~5.17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35~0.86之间。通过对小兴凯湖浮游植物的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的综合评定,小兴凯湖浮游植物全年以蓝藻和硅藻为主,7月浮游植物种类最多,9月浮游植物种类最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都在5月最高,9月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9月最高,7月最低;未受扰动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湖区。

  • 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