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域外国家的对外交流一直实行朝贡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从周代开始至汉代,“译”字表示掌管某一个方向、从事翻译行为的职官以及其所能表达的翻译行为。东晋时,“翻”与“翻译”都用于表达佛经翻译,并随着佛经翻译的发展而渐渐常用起来。千年的佛经翻译,催生出真知灼见的翻译思想。唐宋及以后,“译”“翻”与“翻译”这三个词开始互通互用,既表示佛经翻译,又代指其他翻译活动。到了近现代,译、翻、翻译,终成通用词汇。
-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