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80年代初工部局授权英商在沪成立上海电气公司,创办公共租界电力照明系统,催生了近代上海新兴电力工业的诞生。当局出于对城市公共建设方案的理解和纳税人利益的考虑,促使"上电"能够直接、有效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用于公共租界道路建设;激励煤电竞争,并为电力照明技术的引进和初期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支持,初步奠定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照明领域电气化的基础;当局面对"上电"实际运营中的技术缺憾,在对电力照明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关的同时,放缓电力照明建设的步伐,采取路灯双轨制保证道路照明质量;在"上电"无力承担电力事业发展初期"投资大,回报小"的压力时,工部局接管,推动电气事业走上公营道路。
-
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