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的土地整治被称为中国式圈地运动,其背景、动力机制和合法性与英国的圈地运动又有所不同。研究从微观层面辨析其对政府、农民、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的影响,从整体层面讨论其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并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有关土地整治政策及行动的认知提出"三大批判",包括不应简单地对政府引领的土地整治运动给予对错的判断,不应停留在笼统讨论土地整治的性质、影响及成效上,更应结合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应忽略发展的大趋势及其联动效应,包括社会中各利益体的角力格局的动态变化以及乡村文化的转变。
-
单位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