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将二氧化碳排放纳入工业能源绩效的评价体系之中,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及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00-2010年我国工业36个行业的能源效率与生产率,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了能源效率的动态演进,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低碳能源效率高于传统能源效率,其中制造业的低碳能源效率最高,其次为供应业,采掘业最低;考察期内工业行业的最优生产前沿不断外移,低碳技术边界越来越偏离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核密度分析可知,大多数工业行业由于生产率提高使得能源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驱动因素分析显示,工业行业存在能源利用的规模经济,能源结构对行业能源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资本深化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为正,而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马歇尔外部性与工业行业能源绩效存在U型关系,本研究框架里不支持污染天堂假说。

  • 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