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罗丹大师说过,“绘画、雕塑、文学、音乐,彼此的关系比常人所设想的更要接近.他们都是表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的感情,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①对于各艺术门类的异性与个性,罗丹在表述上似乎较为轻松,“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但事实上在方法论意义上、在实践范畴和学理上,各艺术门类的分别却是相当沉重的.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图像、色彩、声音等各种元素,与音乐、美术、舞蹈、造型其他艺术门类都有联系,而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被并称姊妹艺术的文学了.文学常常被称为电影的基础,有感于当代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越来越发展到追求大制作、大投入、大场面,在服装、道具、摄影、灯光等技术要求上精益求精,但故事情节单一、人物形象扁平、主题意蕴模糊的缺陷(像《英雄》、《无极》等),当代不少电影人提出了电影要坚守文学性底线、反对技术至上主义的呼吁.应该说,从促进电影发展、提高电影品质角度,这种呼吁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电影也需要摆脱对文学文本的寄生性,避免生吞活剥文学资源,文学是电影的基础是从文学叙事性要素对电影的巨大能动作用而言的,电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影像文学”.

  • 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