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峡两岸不同文字面貌的形成始自20世纪50年代末,从此"繁简之争"一直是学界和民众争论的热点。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两岸文字问题的研究由隔绝对立到交流互动,由偏执到宽容,都认识到"废繁从简"和"废简从繁"的片面性,对"识繁写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海峡两岸现行汉字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差异:繁体简体、异体字和微观字形,目前大陆学界对两岸的繁简字和微观字形的对比研究给予了广泛关注,但关于两岸异体字的对比研究很是薄弱。要想实现两岸"书同文",首先需要对两岸文字问题进行系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