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从已合成的多个金线莲糖苷(kinsenoside)衍生物中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效应;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模型,研究这些化合物对AGEs损伤的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建立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用多个kinsenoside衍生物进行干预后,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以细胞存活率大小作为筛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指标。2.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H2O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荧光染料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DCFH-DA)测定损伤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彗星实验检测损伤PC12细胞内DNA的损伤,及损伤的PC12细胞经筛选出的kinsenoside衍生物干预后,细胞内SOD和CAT活性、ROS水平及细胞内DNA损伤情况。3.建立AGEs诱导的HUVEC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损伤HUVEC中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水平,通过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粘附分子ICAM-1、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及筛选出的kinsenoside衍生物的干预作用。结果1.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R-7和XJ-8干预后,H2O2损伤的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效应。而化合物XJ-3和XJ-5不能有效提高受损的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提示,这两个化合物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细胞毒性检测实验显示,化合物R-7和XJ-8对正常PC12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提示,化合物R-7和XJ-8对正常细胞生长无毒性作用。2.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R-7和XJ-8干预受损的PC12细胞后,均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提高细胞内SOD和CAT活性,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DNA损伤。3. AGEs能够明显降低HUVEC细胞的存活率,化合物R-7和XJ-8干预后,均能显著抑制HUVEC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粘附分子ICAM-1、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R-7和XJ-8能有效提高H2O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PC12细胞内DNA损伤程度,而显示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化合物R-7和XJ-8能够抑制AGEs诱导损伤的HUVEC中NF-κB的激活,降低损伤的HUVEC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化合物R-7和XJ-8能否有效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