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婚姻关系中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个人-家庭-社会综合因素,为家庭暴力的预警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咸阳选取93名施暴者和92名无暴力者,采用自编调查表、冲突策略量表简版(CTS-2)、儿童期虐待问卷(CTQ)、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评定婚姻关系中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个人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是否酗酒、是否违法乱纪、人格障碍诊断情况)、家庭因素(儿童期虐待、是否目睹父母动手、夫妻权力分配、是否有经济压力)和社会因素(伴侣角色认知、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结果:施暴组酗酒、违法乱纪、人格障碍诊断高分者的比例均高于无暴力组(22.6%vs.6.5%、12.9%vs.4.3%、65.6%vs.45.7%,均P<0.05);施暴组CTQ的情感虐待、身体虐待得分均高于无暴力组[(8.3±2.3)vs.(6.5±2.2)、(7.7±3.0)vs.(6.0±2.3),均P<0.05],目睹父母动手、夫妻一方专权、有经济压力比例均高于无暴力组(78.5%vs.44.5%、57.0%vs.15.2%、44.1%vs.20.7%,均P<0.05);施暴组伴侣角色认知、对家庭暴力认知的得分均高于无暴力组[(19.9±7.2)vs.(15.8±4.8),(15.8±6.9)vs.(13.2±3.9),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有目睹父母动手、酗酒、违法乱纪、经济压力、夫妻一方专权、人格障碍诊断高分、伴侣角色认知高分、情感虐待高分情况的个体,发生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更高(OR=1.30~16.19)。结论:本研究提示,严重躯体暴力行为与个人特点、家庭环境和社会性认知的各层面综合因素相关。
-
单位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