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是《艰难时世》最大的特点,这个特点对早期西方评论家们而言是缺点,对伍光建而言却是优点。不论是缺点还是优点,他们都不太了解这种结构和语言背后的东西。《艰难时世》是一个以完整的意象系统构筑起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它以诗意的象征对抗功利主义的"事实"哲学,关键意象的使用、重复与叠加有效地表达了作者对维多利亚文明的种种非人性现象的失望与关切。《劳苦世界》以传统中国白话小说为模板节译《艰难时世》,留取主要故事和人物,却省去了大部分意象,把"诗"译成了"史"。对《劳苦世界》的细读,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原著的象征性意象系统,全面了解它的布局与功用。

  • 单位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