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牙槽骨吸收>1/2而<2/3的牙作为基牙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伴下颌前牙缺失,基牙牙槽骨吸收>1/2且<2/3的患者14例为受试对象,经完善的牙周治疗后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并在戴牙时用T-scanⅢ辅助调牙合。于修复前、戴牙后即时和修复后1、3个月,分别用T-scanⅢ记录咬合情况并计算前后牙牙合力分布百分比和咬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用牙周探针检查基牙PD、GI、CI等指数;双抗夹心法检测基牙龈沟液中IL-1β表达水平。结果:戴牙后即时和修复后3个月OT值较修复前明显降低(P<0.05);戴牙后即时和修复后1、3个月各时间点的前牙牙合力分布百分比明显低于修复前(P<0.05);而后牙牙合力分布百分比则较修复前明显增高(P<0.05)。修复后1、3个月时各牙周指数(PD、GI、CI)与修复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龈沟液中IL-1β的浓度和总量均较修复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牙槽骨吸收>1/2而<2/3的牙经完善牙周治疗后作为基牙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在短期内其临床各指标均保持稳定,可作为固定义齿修复的基牙。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