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是汪曾祺小说的探索时期。在其早期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两种人物类型:一类人物作为寄托某种情绪思想的符号和象征出现,是作者与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对话;另一类人物被置于民间生活场景中,通过营造和谐平淡、富有诗意的氛围,暗含着一种生活审美理想,是其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观照。二者共同体现了汪曾祺早期小说中对个体命运和现实人生的关注,同时也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