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价值观念碎片化和居民群体异质化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为乡村公共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阻力。这要求从历史视角对乡村公共文化进行深入考察,理清乡村公共文化变迁的轨迹并对其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处理好国家干预、市场机制以及乡村精英三种力量间的关系。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复活到目前新旧理念纠缠的变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正在面临需求场域、空间场域与情感场域的发展困境,对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进行多向度考察就显得非常重要。观念表达、力量支撑和功能承载是三个关键向度,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质量的三个测度标准,要分别从内在素养、底层支撑、功能外显等方面进行把控。与三个测度标准相对应,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
-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