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小鼠不同脑区脑组织内AchE,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持久性结扎法制作模型,以跳台实验对模型进行筛选,给予高(2 mg/ml)、中(1 mg/ml)、低(0.5 mg/ml)浓度的葛根素进行治疗7 d,最后测定各组小鼠不同脑区脑组织匀浆内Na+-K+-ATP酶,AchE活力。结果模型组小鼠跳台实验表现为反应时间(65.21±1.12)s较假手术组(22.12±1.36)s明显延长;潜伏期(108.32±27.86)s短于假手术组(225.76±65.45)s,错误(6.3±0.54)次(明显多于假手术组1.3±0.41次),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葛根素高、中、低浓度组均能不同程度的缩短反应时间,延长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模型组皮层、海马区AchE活性为(3.96±0.23)和(3.52±0.09)U/ml,高、中、低浓度葛根素组小鼠大脑皮层区AchE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2.25±0.08)、(2.74±0.2)、(2.62±0.15)U/ml,海马区AchE活性分别为(3.20±0.26)、(2.96±0.18)、(3.01±0.31)U/ml。此外,高、中、低浓度葛根素组海马区Na+-K+-ATP酶活性(28.79±1.24)、(29.32±1.19)、(33.12±2.23)U/mgprot明显高于模型组(26.76±1.22)U/mgprot。结论葛根素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不同脑区的AchE活性、提高Na+-K+-ATP酶活性有关。
-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