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与无空腔样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5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其中27例伤椎呈空腔样骨折(A组),27例伤椎无空腔样骨折(B组)。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善情况。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及CT,比较分析2组伤椎高度、局部Cobb角、骨水泥的注入量及渗漏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1.1%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2种类型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空腔样骨折,PKP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的疗效更明显。
-
单位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