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法学评估与检测基线预测广西玉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水平

作者:庞晓泸; 顾桂敏; 刘玥; 罗铭; 王芳; 梁雯; 王鸣柳; 施春雷; 史贤明; 刘义威; 许学斌
来源:疾病监测, 2020, 35(03): 212-217.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20.03.008

摘要

目的基于沙门菌筛检流程的方法评价和检测基线,预测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玉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的带菌水平。方法以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SBG)和3种选择性平板(CAS、XLD、DHL)构建沙门菌筛选和检定流程,通过测试菌株和408份从业者粪便样品实测获得统计参数,据此评估不同组合流程(SBG-CAS/XLD/DHL)筛检沙门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基于SBG-DHL分离沙门菌的敏感性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结果 CAS、XLD、DHL对测试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6.67%、100.00%和83.33%、83.33%和50.00%;应用组合流程筛检408份从业人员粪便,共分离沙门菌22株,带菌率为5.39%;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和89.23%(CAS)、86.36%和27.72%(XLD)、68.18%和16.15%(DHL)、100.00%和29.27%(CAS+XLD);CAS+XLD组合发现1例兼有硫化氢阴性和阳性的罗森沙门菌的无症状带菌者;校准和预测2014—2017年玉林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度带菌率为3.35%,以实测人数评估地区从业人员的带菌水平约为3 350/10万。结论沙门菌检测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可作为检测质量和方法学的评价指标,大数据证实华南地区从业人员中沙门菌的高比例持留,公共卫生机构应加强沙门菌带菌者的防控,降低食源性病原菌的隐性扩散风险。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